当前位置:文思集>范文>节日庆典>

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精选9篇)

节日庆典 阅读(1.76W)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精选9篇)

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我地测院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老家在农村的党员干部利用20xx年春节回乡探亲时机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到群众中去,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了农村近几年的大变化和农村农民精神风貌的大改观,了解社情民意,体验群众生活,共同印证了一个相同的事实:我们的社会在永不停息的前进,农村的人民生活也在不断地提高和改善。现就我院党员干部调研情况进行综合整理,报告如下:

一、农村的现状

(一)交通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深入开展,国家适时推出了农村公路建设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农民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村村通公路”项目的不断推进,“村镇”、“村村”、“村屯”以及条件好的自然屯内都通了水泥路、柏油路,村路入口标语醒目,村内道路清洁卫生,农民兄弟基本上告别了“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的情况。部分有些条件好的村庄,还自发集资在水泥路两边竖起了路灯,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交通更便利,呈现了“路通、宽敞了,灯亮、热闹了”的新面貌。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随着道路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大部分村都通了公共客车,人们出行方便,货物运输也容易了,来往商贩也可以直接深入到村里进行买卖,乡亲们再也不用为手里有好东西卖不出去发愁了;另外,村里有些年轻人买了车,搞短距离载人载物运输等等。

(二)环境卫生

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地方政府不断地重视农村环境卫生,通过新农村建设与“美丽家乡〃清洁乡村”项目的推广,农村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居住场所改造和环境绿化、美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以前乱倒垃圾、乱堆乱放、散养家禽的现象逐渐减少;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有所提高,村、屯配被垃圾箱,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各村都配有保洁员与垃圾运送车辆,专门管理环境卫生,清理垃圾;乱砍乱伐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村民植树种树的意识增强,山上、村间绿树成荫,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三)生活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了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迅猛发展,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主要体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膳食结构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提高转化,从要求吃饱向讲就营养转变。二是穿讲漂亮,衣着消费趋向时尚化、成衣化、时装化。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文明的冲击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衣着服饰品种、规格更加齐全,款式新颖,日渐多样化,衣着

消费结构进入以成衣、时尚消费为主的新阶段。三是农村楼房已经很普遍,住房状况得到根本改善。现在集中规划,统一建房,全部安排到水泥路两边建房,一幢一幢的,一排一排的楼房拔地而起,看上去非常整齐,外观新颖。而且室内装璜也非常漂亮,设施齐全,美观大方。四是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跨台阶上档次,高档家电设备进入农民家庭。

(四)教育、医疗保障

在农村教育上,今昔对比,九年义务真正落实,学费方面几乎全免。学校里运动设施运动场所也更加的完善,学生们课余时不仅仅可以打乒乓球还可以开始打篮球羽毛球等,课余生活变得更加缤纷多彩。地方政府实行新农合、推行大病报销制度,建立大学生入学补贴办法,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加大卫生设施配套力度,大力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提高覆盖率和参保率,确保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广大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抵抗因病、因残、因上学而导致家庭贫困的能力,为创造农村农民安居乐业、和谐幸福的生活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制度支撑。农民切实感受到:“上学有能力、看病有条件、吃穿有保障、养老有依靠”。

(五)文娱、公共设施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以来,各个乡村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目前大部分农村都已建成乡镇文化站,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全覆盖,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致富信息;随着地方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地增大,农村物质生活日益改善,大部行政村修建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里配套有农家书屋、棋牌室、青少年活动室、多功能室等功能室,并且把村篮球场、健身广场整合成村级文化休闲小广场。使村民开会有场地,学习有场所,健身有设施,娱乐有兴致。村里定期举办篮球赛、舞会、学习日等活动。特别是村干部利用各大假日,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赛事,更是增强了全体村民的健身热潮和自信心。村民现在是“能上微机了、都爱读书了,健身流行了、跳舞定期了”。

二、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俗话说,“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养护”。与新建村路功能发挥不相适应的是村路管理养护方面的滞后。路修好才一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现严重破损了。乡村道路管养的主体责任与路政管理工作并不到位,谁来谁负责协调管理?谁来组织维修队伍?谁支付维修资金?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棘手问题。

(二)近年来,地方政府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卫生县城等,组织力量集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收效明显,大部分村组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思想认识还不是很到位。广大农村群众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主力,大家虽然期盼有好的卫生环境,也积极参与整治活动,但要改变群众长期遗留的卫生陋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卫生习惯,还需长期不懈努力。二是资金比较短缺。经费紧张,除过保工资、保运转之外,很难再拿出大量资金用于环境卫生整治。大部分村还没有收取卫生费,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落实保洁队伍的资金十分紧缺。

(三)新时代的农村居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经费紧张、设备简陋。村民普遍的认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少。对小病、门诊补偿的比例很低。二是村卫生所大都建在乡医家中,不合格,乡医普遍收入较低,待遇差。有部分的人认为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损。三是农村合作医疗机关有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够好,有些医院报销手续较麻烦。

(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对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设施基础薄弱,设施建设配套不全、规模偏小、维护跟不上;发展文化的意识氛围不浓,部分干部对文化设施建设缺乏高度认识,有一种“轻文化、重经济”的主观片面想法;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融资渠道狭窄。

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一些建议

总体上看,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村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但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仍然存在上述种种问题。现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调研情况,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为农村公路所取得的成绩欣喜的同时,也看到了其存的问题:农村公路覆盖面和通达深度不够,路面等级低,抗灾能力弱,管理水平低,重建设轻养管、安全状况不好等。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各级领导特别是乡镇领导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村村通”道路日常养护工作,建立健全常态的管理机制,保障农村公路维护、保养经费的投入,加强维修养护技术指导。各村民干部应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巡视力度,村村通道路上设置的限驶墩(桩)等设施对超载超限车辆有效遏制,全面加大各行政村内农村公路的维护力度,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公安等部门的支持,开展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集中执法活动,重点打击严重超载运输等违法行为,发动群众爱路护路。依靠广大农民干部群众自觉参与道路管护,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爱路护路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村容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幸福生活指数的必要举措。为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状,建设清洁文明家园:一是各村要克服群众难发动,要树立信心,坚定决心,敢于面对矛盾,敢于攻坚克难。二是整治工作要紧靠群众,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主体性,要进村入户做好宣传,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入心入耳,要开展民主议事,让群众参与决策,从开民主议事,从而深入开展群众自治,实现群众自我管理,并广泛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三是全力做好乡镇村道路、下水道的清扫、清运、清收工作。四是要突出重点,农户家中要做到扫干净、摆整齐,集镇要做到保畅通、讲规范、要加强规划控制,每个村建设要有规划,要建立专治队伍,要完善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管理群众。

(三)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切实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改善农民医疗条件。目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农村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地方的小学已经停办,建议政府进一步整合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新合疗方面,建议适当提高村民缴费比例,对一些慢性病的治疗费用也应予以适当报销,同时提高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

(四)要制定和完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提上工作日程;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要求,确定文化设施建设重点、规模和速度,保持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增加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有计划、有重点地增拨文化事业经费;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树立经营产业的理念,充分挖掘提炼各地的历史人文、自然旅游资源,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篇2

今年春节期间,我回乡过年,切身感受到家乡近年的大变化和农村、农民精神风貌的大改观。现就本人调研情况,综合整理如下:

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生活情况

(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我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一是实现了公路村村通。如今村里的泥路逐渐变成水泥路,改善了村民们交通不便利、雨天行走不安全等问题。二是实现了每家每户通水通电。每家每户都用上了大功率电器和自来水,彻底摆脱了无水无电的落后境况。三是实现了全民娱乐,全民运动。村里增建篮球场及部分健身器材,村民们可在平时空闲之余娱乐健身。

(二)群众生活情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每家每户都安装了户户通卫星电视,能够与外界接轨,接收各地电视台,了解世界各国时事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与众不同文化习俗。

2、大家电拥有率、家用车辆购置率达到70%。如今村里拥有冰箱、洗衣机、农用车辆的家庭越来越多,50%的家庭拥有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更有2%的家庭已经拥有了小面包车。

3、沼气池是我村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重大标志。由原来的粪池改进为沼气池,不仅减少了用电烧柴等资源,还能通过化粪池解决腐烂作物以及牲口排泄物无处安置的问题,改善周边环境,由杂、乱、脏变成了齐、净、美,渐渐与新时代新农村接轨。

4、全年人均生活性支出相较于前几年有了一定的改善。一是基本生活支出由原来的1000元增加到了20xx元。二是教育支出由原来的4000元降低到20xx元,因为有了小学、初中全免学杂费的政策,村里不仅实现了适学儿童全部上学,更减轻了村民的负担。三是医疗卫生支出由原来20xx元降低到1000元,随着农村医保的普及,减少了村民们了高昂的医疗费,进一步降低了农村生病死亡率。四是社会保险支出由无到有,使农村建设有了质的飞越。

5、三留守人员占比分别为留守老人占60%,留守妇女占10%,留守儿童占30%。在此之前,由于我村公路不通,很多人外出打工,致使村里大部分为老人,专门管理田地,儿童留给老人照看。

6、人均收入情况

20xx年前我村人均收入基本靠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年总收入为20000元。其中务农收入3000元、务工收入15000元、其他收入20xx元。至20xx年底,村民收入有所改善,我村响应政府号召,开荒扩土大面积种植甘蔗,一年家庭增收至少10000元。

2、 中央八项规定等制度落实情况

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等制度持肯定态度。在村委及市集可看见挂有相关宣传标语、横幅,整体民风得到改善,村民们比以前节约,减少了生活中各种浪费,更杜绝了过节送大礼等铺张浪费。

3、 清洁乡村活动开展情况

“美丽xx 清洁乡村”活动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要任务。一是清扫垃圾,清除杂物,清洁房屋,开展乡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二是清淤治理乡村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沟清理水面漂浮垃圾,处理厕所、畜禽场(圈、栏)污水排放。三是清收和处理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控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四是建统一的垃圾池,安排专门人员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等。这些在村委的大力宣传和督促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乡里建立起了清洁乡村活动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各级清洁环境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和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然后根据实际因地制宜的建立村规民约,建立乡村保洁队伍,落实人员和经费,确保垃圾长期有人收集、保洁长期有人管、农村环境长期保持干净清洁。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现在不管是在文化广场还是在村里的主要道路及房前屋后都可以看到有关“美丽xx清洁乡村”的标语,在县里专门提供的环保垃圾桶上也印刷有“美丽xx清洁乡村”,时刻提醒着村民们注重环境卫生,美化生活环境。

通过清洁乡村活动,村民们感受到了乡村清洁的诸多好处,提高了参与清洁乡村活动的积极性。

二、村屯绿化活动

随着新农村建设以及“美丽xx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现在的我们村不再是只看得到农作物这样的绿色,更看得到城市中才有的道旁绿化树。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村里开始了村屯绿化,在乡村公路两旁种起了各种绿化树种。在荒山上开疆扩土,大面积种植核桃,响应政府号召努力打造核桃大县,通过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既满足了绿化的需求,又不浪费土地的价值。

三、结论

(一)经此次调查,我村变化有以下几点:

首先,交通得以改善,与外界联系更密切。原来是泥路,很少有人出来走动,现今部分为水泥路,摩托车变多,私家车开始出现。

第二,经济有所增长,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由之前仅靠青壮年外出务工变成开始回到家乡种植甘蔗等各种农作物,有人开始养殖畜牧,收入门路较之前广。留守人员有所减少,创业人员逐渐出现。

第三,环境大大改善,逐渐贴近新农村。虽然还没全村硬化,可是通过接收外界信息,村民各方面意识逐步增强,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美丽xx清洁乡村”活动,美化周边环境。

第四,文化气息愈加浓烈,延续传统文化。作为壮族传承者,以前没有的科技设备也加入到其中,使得过新春佳节更热闹,唱山歌、打陀螺、抛球等等各种传统活动举办得风风火火。

(二)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交通还不够便利,没能实现全村硬化,通信还没解决,网络没有连接到屯户,村民没法更全面接收外界信息,空有充分的土地资源,没能好好利用。

第二,文化教育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只有村口有一所学校,篮球场等各方面教学设施落后,教师数量少,有些屯离学校路途远,偏僻,致使很多人文化程度低。

第三,空有充分土地资源,没能形成产业链。由于道路、通信等多方面落后,农作物科技含量低,没有进行大规模生产,村民都满足于自给自足,没能好好利用当地资源。

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篇3

在春节期间,我按照县直属工委《关于在全县机关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春节回乡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利用回乡走亲访友的机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和掌握了不少来自家乡的第一手信息。现将回乡调研成果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家瑶上村,位于小松镇东南部,东与耸冈村隔河相望,南接琴江镇湖下村,西接罗源村,北接石田村。村部驻瑶上,距镇政府7.5公里。距县城10公里。全村总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56.9亩,山地6165亩,水域690亩,人平耕地0.77亩。2003年辖13个村民小组,有总户数420户,总人口1494人。该村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烟叶、白莲为主。该村贫困人口居多,为我县“扶贫重点村”。

二、发现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完善。

借着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我村基础设施建设已有极大改观,刘坑至石田通村公路、三吾至城江、羊角寨至交坝等通组水泥路相继修通,但与新建村路功能发挥不相适应的是村路管理养护方面的滞后。路修好才五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现严重破损了。可是,乡村道路管养的主体责任与路政管理工作并不到位,谁来谁负责协调管理?谁来组织维修队伍?谁支付维修资金?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棘手问题。俗话说,“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养护”,真不知这条承载着乡亲们美好愿景的希望路能发挥多久作用?

(二)村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

村民对集体活动参与度、积极性不高,村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教育重视不够,就业、从业门路较窄,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收入,靠天吃饭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三)农村建设主体实力不强,新农村建设后劲不足

农村农户之间个体条件的差异,给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实施带来困难。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到位,存在等、靠、要思想,农民由于小农思想的影响,不愿将自己的旧房拆除,进行新农村建设,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春节返乡,真正深入到中国农村的最基层,虽说只逗留了短短几日,但却足以让我感受到这个小山村由里到外的变化和日复一日的进步。老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丰富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党和政府的许多强农惠农政策都落到实处了。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老家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农业经营方式依旧粗放,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乡村的发展阻碍重重,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等问题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老家的发展。

相信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正确引领下,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在老家人民的辛勤耕耘下,家乡的面貌会越来越好,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篇4

今年过年,我们家人特别齐,兄妹亲戚都回去了,真是个团圆年。这次回乡过年,一改往年假期整天在家聊天、打牌的习惯,而是全家人一起来了个访亲出游,看了看家乡的变化。

家乡交通

老家在吉安县指阳乡,属于山区,发展最大的希望和瓶颈都在路。前几年,借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村干部才终于在乡村道路建设上花些心思。村里那条夏天泥泞、冬天颠簸的土路终于真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别看只是一条水泥路,它给老家人们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村容村貌上的改变,村里有些年轻人买了车,搞短距离载人载物运输等。路修好之后,乡亲们致富的途径更加宽广了。但与新建村路功能发挥不相适应的是村路管理养护方面的滞后。路修好才一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现严重破损了。可是,乡村道路管养的主体责任与路政管理工作并不到位,谁来谁负责协调管理?谁来组织维修队伍?谁支付维修资金?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棘手问题。俗话说,“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养护”,真不知这条承载着乡亲们美好愿景的希望路能发挥多久作用?

家乡文化生活

每年过年,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就在村上的小店里,麻将、扑克、骨牌样样有,往年特别多。今年,村干部倡议全体村民大年初一进行宗族集会拜年,并举办了一些拔河、扛菩萨等积极健康的过节方式。因为外出务工人员多,年轻人回乡结婚特别集中,新式婚礼流行,强调节约、低碳的文明方式正在散播。

家乡教育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农村老家培养出一个真正走出农村,脱离农业的孩子虽说要不了上百年,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邻村黄老师在村小任教近三十年,他总是感叹:这些年,学校里走出去真正考上大学,留在城市工作的学生十个手指数得过来。十多年前自己就读的小学校园已经被废弃。紧靠公路新建了一所村小,修了围墙,盖了新校舍,换了新桌椅,配备了微机室,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备,环境优良,图书、文体器材、教学仪器等也都有相应的配套。可是越来越好的教学环境并没有激发起孩子们学习热情,目前初中毕业,高中没念几天就辍学在家的农村学生特别多,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抬头。

家乡养老

平日里村里人口少,留守农村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小孩,春节人气空前旺盛,一改往常的冷清气象。在家驻守多年的老人们这个时候是最开心的。但是,年过到了初七、八,农村青壮年又都回到了大城市,留下来的长辈、小孩子们,他们缺少温情关怀,精心呵护。他们的困境该怎么走出?

春节返乡,真正深入到中国农村的最基层,虽说只逗留了短短几日,但却足以让我感受到这个小山村由里到外的变化和日复一日的进步。老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丰富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党和政府的许多强农惠农政策都落到实处了。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老家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农业经营方式依旧粗放,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乡村教育的发展阻碍重重,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等问题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老家的发展。相信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正确引领下,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在老家人民的辛勤耕耘下,家乡的面貌会越来越好,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篇5

2月11日至2月20日,根据局党组安排,由副局长xxx带队,xx、xx、xx组成4人小组,深入村组,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走访了xxx村、xx村和xx庄村三个自然村。这次“万名机关党员下基层”活动在具体实施上做到了既“身入”,又“心入”,在具体方式上,主要通过召开党员座谈会、村干部座谈会、走访、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交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情况。真实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着“察民情、办实事、惠民生、解难题、促发展”的工作目标,理清了宋继鲁村下一步发展计划。

一、xxx村概况

xxx村:位于xxx区西南部,有3个自然村,分别是xxx、xx庄、xx庄,x个村民组,总耕地xxx亩,人口xxx人,其中党员xx名,xx名村干部。2021年种植果树xxx亩,辣椒种植xxx亩,反季节蔬菜xx亩,占总耕地的xxx%,农民人均纯收入xxx元。

二、走访基本情况

走访了农户31户,召集村民会议1次,村委会干部会议2次,党员会议1次,发放问卷50张,送温暖帮助贫穷户2户,我们自带费用、资料、工具,坚持吃在农户、住在农户,下基层时间在6天以上,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为宋继鲁村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受到了村民的广泛欢迎。

三、xxx村发展思路

一是大力发展集贸市场,构建农村经济发展平台。集贸市场在方便居民生活、促进农业生产和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较大的作用。该村集贸市场的区位优势、交通枢纽优势及较强的辐射能力,构建高效、便捷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

二是打造蔬果基地。该村有种植优质苹果、辣椒的传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规模,但还需要提高栽培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实行规模连片种植,我们下访组建议成立合作社,打破一家一户的传统种植观念,分享选种、种植、采摘等方面的好经验,聘请专家加强种植培训,实行抱团发展。市场需要什么,菜农果农种什么,蔬果基地密切关注市场行情,调整种植品种和每个品种的种植量,成为区内种植品种最齐全的蔬果基地之一。

三是帮助介绍外出打工。通过对留村尚未外出的农民工的调查,基本掌握了他们的特长和能力,下一步通过引带和培训,帮助他们外出务工,通过外出务工,开阔视野了,接触面宽了,社会常识学了,经验丰富了,经济收入高了,回来再带动村经济发展。

四、几点思考

1.要切实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工作作风直接体现着我们基层机关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俗话说“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因此作为一名机关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干事就是要服务,服务就要讲效能,能否高效服务,也是对干部是否下决心真抓实干的一种检验。我们是基层的工作者,直接面对的是群众老百姓,因此更应该要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尽职尽责解难题,让老百姓和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们的党政部门不是“衙门”,能从我们机关和工作人员的高效服务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是带“问”去访。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在走访中,我认为除了要介绍本职工作外,还要注意针对基础设施、农村惠民政策等方面的焦点和难点问题,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收集群众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提出一些看法建议,特别是要针对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要多问多想。

二是带“情”去访。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人民群众非常欢迎干部能多听听百姓呼声,多下基层走走。虽然个别群众对少数个别干部有些看法,甚至有些不满,但我们只要带着最真实的感情,用平和的心态,讲朴素的语言,和他们促膝谈心,群众定会抛开某些偏见,真心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一些建议。如在此次下访中,我们对各项政策的落实进行宣传,多次上门与村民谈心,讲政策,讲法律,解除其心中疙瘩,因此开启了群众的心门,纷纷提出希望。通过走访,笔者感受到,人民群众是善良的、朴实的,只要我们是真心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就完全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而且干群关系比以前有明显改善,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的干部要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把走访群众作为一种责任,腿跑得更勤一些,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三是带“实”去访。在活动中,我们切忌不“实”,不能作风漂浮,只玩于形式,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小事做起,通过一件件小事办理,一件件难事的解决,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支持,增进人民群众与干部的感情,对群众提出最为反感的干部办事不公开和群众最为关心的切身利益等意见,我们要当工作重点,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切实解决,而对一些小事也要用心去办,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一个个去落实、反馈,才能使走访真正取得实效。

2.促进农民增收,还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效益农业,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宋继鲁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一是以提高农产品优质品率为重点,继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二是以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继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不断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产值中的比重。三是以集贸市场为重点,构建农村经济发展平台,四是以培植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继续调整优化农业区域结构。把我们已有的优势与有效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做好特色产业。

这一次我们下基层,收获非常大,通过深入实践了解农村、农民的真实情况,对于我们机关单位的人员来说,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了解基层的现状,研究下一步的工作措施,有很大的益处。总之,通过这次下访,使我们既增长了阅历,又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是一次成功又圆满的“万名机关党员下基层”活动。

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篇6

春节期间,我市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利用回乡过年的机会,深入基层一线,察民情、听民意、看变化、谋发展,并积极撰写调研报告。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机关党员干部春节回乡调研”专栏,介绍市委办公室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研情况,同时借他山之石为我市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20xx年春节,根据省直机关工委通知,我在回家探亲的同时,利用同学在家乡(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长庄镇镇政府工作的便利条件,深入其工作地,对当地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了解。

该镇推进基层党建的主要做法:一是切实履行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该镇政府年初主持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研究制定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基层党建重点工作。

制定党支部年度考核制度,细化量化指标,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确保了党建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着力解决部分党支部软弱涣散问题。针对个别村党支部软弱涣散问题,及时调整了支部书记,重新选配了支部委员,并由一名副镇长驻村指导帮扶工作,彻底扭转了局面。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了道路建设、安全饮水、街道亮化、危房改造等10 件惠民实事。三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投资24万元,狠抓镇党员群众服务中心、16个村党员群众服务站的规范化建设,建立了23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切实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全年共化解矛盾纠纷37起,为群众代办事项165件。四是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扎实开展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全镇23个党支部陆续开展了民主评议活动,参加党员870名,总体评价好的有829人,一般的有41人。五是加大基层党建工作投入。为各村配备了农家书屋、电视机、电脑、网络等设备,全年安排大村1.5万元、小村1万元经费,保证了党组织活动顺利开展。

同时,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该镇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不达标,硬件设施较差,不能满足党员活动需要。二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滞后,对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抓的不够。三是基层党支部开展活动方式单一。部分村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的不好,学习没有针对性,缺少新的形式。四是部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的不好。少数参加党员活动不积极,服务意识差,联系群众少,不敢直面矛盾,不能很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五是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不高。该镇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有 302名,仅占党员总数的23.78%,在村里任职的寥寥无几。六是村干部待遇偏低,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适应,导致基层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建议:一是增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进一步细化量化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对党建工作突出、成效明显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群众满意率低的全镇通报批评或诫勉谈话。二是加大投入力度。

一方面,持续加强阵地建设,满足党员学习教育、党员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着力保障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在保证各村原有村级经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每个村党支部党建工作专项费用。三是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对支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个党员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40个学时、党支部书记上党课不少于4次、远程教育平台学习不少于12次。坚持每季度举办1期培训班,对全镇党员进行轮流培训,不断增强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每季度对党员进行1次民主评议,对评议不合格的党员进行及时教育转化。四是提升党员服务意识。切实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全镇组织开展服务型党支部创建和党员服务标兵评选活动,在政策宣传、致富技术帮扶、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帮扶等方面评选命名一批服务型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标兵,大力进行表彰,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全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篇7

风和又拂南山绿,春早更催万象新。20xx年春节期间,我局干部职工,特别是老家在农村的干部职工,利用回乡过年的机会,访民情、问民生、听民意,深入到群众中去,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了家乡近几年的大变化和农村农民精神风貌的大改观。现就本局干部职工调研情况进行综合整理,报告如下:

一、家乡的变化与群众生活情况

(一)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前些年道路几乎全部是泥巴路,坑坑洼洼的,到处都是平房,90年代村里只有一栋二层楼,万元户屈指可数,全村只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如今私家轿车都有好几辆”、“改革开放后,务工的人多了,如今小工都有一两百元一天,都是年轻人的天下,我们看厂门的一月都有一千好几百”、“破旧的老屋早已被二层楼、三层楼取代了,高楼大厦比比皆是了,都赚了钱,大部分都在城里买了房,都成了城里人”……

(二)群众生活情况

“网络发达了,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各国时事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与众不同文化习俗了”、“生活改善了,鸡鸭鱼肉天天有,不再是过年的专属了”、“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生活便利了”、“现在的生活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政策好,我知足了”、“村民办事方便快捷了,现在又有了便民联系卡,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反映了,政府好啊”……

二、乡村变化有以下几点:

首先,交通改善、网络发达,与外界联系更密切。

第二,经济增长、务工创业机会多,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第三,环境改善、绿化面广,逐渐贴近新农村。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基层群众对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首先,农村偷盗现象还存在,村民自我保护意识还不是很强,法律知识还比较缺乏。

第二,部分偏远的村庄交通还不够便利,没能实现全村硬化;村里电力设施不是很好,电压不够,平时风扇都转不起来;新增人口无土地,荒田荒地多,没能好好利用空有的土地资源;小村庄没有统一规划。

第三,懂得心存感恩、心存孝老,心存行善,关爱老人,关注留守儿童。

第四,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困”活动和“进百家门、知百姓情、解百姓难、聚万人心”活动,通过走访慰问、思想引导等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第五,加大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逐一梳理,认真答复,落实责任加以解决,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强化矛盾排查调处。

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篇8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春节回家,即前往工作于市农牧业局的一位亲戚家拜会,希望借机多了解些家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最新变化。话题仍然从农民收入的变化开始,谈到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时,亲戚忍不住拿出一大叠材料,和我探讨家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细细研读材料,感慨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出贡献时,也对家乡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些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现状

(一)规模经营的模式与特点

全市农区耕地面积870万亩,农村总人口105万人,农户总数23.9万户。二轮土地延包以来,农村土地流转面积逐年增加,目前,累计流转面积76.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8%;土地流转涉及的农户24376户,占承包农户总数的10.2%。

(二)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模式

一是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型。龙头加工企业租赁农民的土地,建立标准化的原料生产基地。中粮番茄公司在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磴口县和农垦局包尔盖农场租赁土地1.8万亩,建立了标准化的番茄生产基地。

二是股份合作型。农民用土地入股,与龙头企业共同创办股份制公司。杭锦后旗头道桥镇民建村三组63户农户用1500亩耕地入股,与内蒙古泰升集团公司联合成立了一个农企一体化的农牧业股份公司,公司对1500亩耕地进行统一规划整合,对村庄进行了整体规划,对农户建房进行了补贴,吸纳农村劳动力在公司就业,给达到退休年龄的农民发放养老金。

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型。农民用土地作为资本,成立土地合作型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临河区双河镇进步村二组90户农民用成立土地合作社,集中土地3500亩,实行规模化经营。

四是养殖企业带动型。规模化的养殖企业租种农民的土地作为饲草料生产基地,实行种养一体化经营。杭锦后旗陕坝镇中南渠村新星奶牛养殖场,养殖奶牛480多头,租赁农民的土地1020亩作为饲草料基地,实行“为养而种”。

五是种植大户经营型。种田能手租赁农民的土地兴办家庭农场,实行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磴口县沙金苏木巴音温都尔嘎查牧民刘耀宗经营土地1000多亩,开展玉米制种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年家庭收入达到了50万元。

六是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引领型。农业公司租赁农民的土地,兴建高标准的农业设施,返租倒包给农户经营。内蒙古四季青高科技公司租赁临河区干召庙镇民主村五组土地2000亩,发展种植、养殖、休闲观光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园区。

二、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效果显著

一是耕地集中连片种植,实现了农业生产由分散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过渡,为发展现代农牧业奠定了基础;

二是带动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实现了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是增加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四是实行种养结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培育了优质名牌产品,企业获利、农民增收。

三、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制约因素明显

(一)土地流转市场缺位,没有形成土地适度经营的氛围。

一是农牧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认识不足,不能够依法对土地经营权实行流转。《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分别于2003年3月1日和2005年3月1日正式实施,据介绍,不仅广大农牧民对这两个法规不甚了解,就是大部分的村干部也是一知半解,导致大部分农牧民不懂得按程序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而且部分农牧民对土地承包权与经营使用权认识不清,误认为流转使用权就会失去承包权,影响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特别是一些集镇与城郊附近的农民,看到土地在不断增值,怕流转土地会失去应得的利益,即使自己无力经营也不愿将土地转让出去,粗放式的经营效益低下;

二是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不健全,流转市场缺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缺乏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土地流转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土地流转管理不规范,普遍存在有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意向的农牧户找不到合适的受让方,而需要土地的企业、养殖大户、种田能手又找不到中意的出让者,制约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

(二)农户通过种植的多样化应对市场的多变性,土地无法实施规模经营。

家乡农民传统的自给自足的思想意识仍然很浓,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够,加之,企业与农户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农产品市场波动大,农民为了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往往采取种植的多样化来应对市场多变性,导致种植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束缚了大量的劳动力,制约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三)二、三产业相对滞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牵动,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空间有限。

20XX年全市社会从业人员88.9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49.5万人,占到了全部从业人员的55.7%,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目前仍是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的力度逐年加大,也有一些国内的知名大企业在我市落户,但缺乏容纳劳力多、对地方经济影响大和对种植结构有主导能力的特大型龙头企业。

四、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提高农牧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觉性。《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对土地流转的方式、程序以及具体管理办法有明确的法律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对村干部进行宣传培训,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规范管理土地流转的能力,提高农牧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依法自觉自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制定发展规划。

有序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对现有耕地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委托专业部门制定全市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依托龙头加工企业、养殖企业和特色产业,按照为加而种、为养而种的发展思路,通过租赁农民土地、土地入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整合农村土地,实现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篇9

20xx年春节期间,我利用回老家过春节的时机,在有限的几天里,采取谈话交流、实地察看等方式,主要调查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问题,调查对象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

我回到吉安市永新县怀忠镇双溪村,通过几天的调查发现,虽然农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升,但老年人生活状况还是比较堪忧,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老人,他们的子女绝大部分过完年后都去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极少部分在外地工作或在家务农兼做运输、泥工、木工等,更有极少部分老人膝下无子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物质生活状况

我们村大致只有四十户人家,人均耕地1.5亩左右,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基本没有发展特色养殖业及种植业,收入来源单一。老年人也主要是靠种田为生,子女给的生活费有限,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但靠种田收入微薄。

一是现在农村基本上耕地、收割实现了机械化,带来的是成本的上升;

二是肥料、农药的支出也在逐步提高,俗话说“肥是农家宝”,但近年来,农村中家庭养猪、牛的减少,甚至多数家都不养。种田都靠买化肥买农药。

三是农村老年人的劳动能力下降,种不了太多田地,种的稻子只够自己吃,没有多少余粮可供出售。

2、精神生活状况

目前,我们村老年人生活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孤独。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期间外出务工的女子才会回家团聚,人气旺盛,但是一过完年后,绝大部分青壮年又纷纷出去打工,有的家庭是夫妻双双外出,有的是男劳动力外出务工,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及少部分妇女。老人独自留守在农村带小孩,缺乏子女的关心和温暖,甚至有的老人与媳妇相处得不好,关系紧张,心情抑郁也没地方排解。农村老年人整天在寂寞中度过,没有娱乐设施供他们活动消遣,精神生活贫瘠,内心空虚孤独,更是加速了他们的衰老。

3、健康与医疗状况

农村人年轻时很操劳都是干体力活,进入老年后,身体机能衰退得快,身体难免会出现一些毛病。俗话说“病向浅中医”,但面对医疗费用时,大多数农村老人不会及时治疗。总是一拖再拖,到最后才去医院看病,有的甚至因此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虽然政府出台了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但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医疗费用金额比率一般都较低,有的甚至不能报销,所以农村老人生些小病,一般就是扛过去,有重大疾病时一般都难以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

二、对策与建议

1、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补助

农村老年人大多数条件不富裕,也没有经济来源,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必须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同时建议政府制定一些政策,给农村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们适当补助。还可以向社会热心人士募集资金,设立专项农村老年人基金会,给农村老人提供帮助。

2、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尤其是娱乐设施的建设

给农村老年人们提供一个活动和交流的平台,有益于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政府应该执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农村兴建一些老年娱乐场所,比如为村里购买健身器材供老年人锻炼身体,修建室内活动场所让老年人有地方可以一起看看戏曲聊聊天等。

3、改善农村医疗环境,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报销

建议每年给农村老年人免费做一次全身体检。加大对农村卫生所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提高卫生所医务人员的待遇,吸引年轻优秀医务人员投身农村医疗事业。扩大农村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这样农村老年人就可以没有负担地就医,而不用担心医疗费用的问题。